文:Jack(來自台北, 目前在曼谷的聯合國亞太總部任職)
聯合國算不算很有「國際觀」的地方?來自四面八方的工作人員,不同的部門掌管政治,經濟,文化,人權,環境,社會發展等大小事。在不同的辦公室間串門子,往往可以分享,也可以參與不同的話題。
例如UNDP(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最近在中亞的開發計畫,TID(貿易與投資司)與ADB(亞洲發展銀行)正在談的合作項目,UNHCR(聯合國難民署)針對歐洲難民問題發表的最新報告,當然,也不時可以聽到各國的八卦趣聞,風俗文化,以及學習如何分享自己的故事,傾聽別人的想法。
台灣一向很喜歡講「國際觀」。旅人足跡踏遍世界廣交朋友,撰文分享所謂的「感動」,所謂的「成長」。多如牛毛的商業類型雜誌與企業,老生常談地幫你分析各種不同的「力」:外語能力,溝通能力,適應力,實戰力;媒體與政治天天談論著年輕人走出去,開放企業投資台灣,他們東拉西扯地討論著海外打工,自由貿易,青年就業與市場競爭⋯⋯。
其實他們對「國際觀」的看法,都有道理,但也都不全對。國際觀不盡然是可以用流利的外文與他人聊天,不是走了一堆國家拍了一堆照片粉絲團累積好幾萬點閱,也不全是你可以無障礙地申請到世界任何一份工作。
當然更不必然是去個澳洲打工度假,去非洲做個志工,去歐洲留學個幾年,這些或許可以增加了許多人多關心「國際觀」,但很多時候,你花了好多錢好多時間,但其實你還是原來的那個你,只不過多了些頭銜,多了些可以炫耀的經驗,然後往往是過度的膨脹,掩蓋心虛的事實。
往往,越是努力強調的東西,卻是最缺乏的
亞洲地區這陣子發生不少大事,既然有事發生,自然會成為同事間茶餘飯後的聊天話題。筆者任職的部門裡有來自美國,黎巴嫩,盧安達,義大利,與泰國的同事。
有趣的是,這幾天大家話題紛紛圍繞著緬甸的大選結果,道賀之餘也期待緬甸籍的Joe說說他的想法與分析區域未來的發展。作為台灣人,本也小有期待能成為話題焦點,畢盡咱的領導人「先生」與對岸的領導人「先生」的會面不也算是個新聞嗎。的確,大夥知道有發生這麼件事,但無奈,似乎沒引起太多的關注。
然而,翻開臉書或台灣新聞網頁,爆炸似的把兩位先生的握手當成頭等大事在討論。支持者天花亂墜的高唱歷史的里程碑,反對者無所不用其極攻訐謾罵,所有的版面似乎都將此定位成國際頭條新聞,而大眾也樂於津津樂道。
一度以為很重要的事,放大格局卻根本不值一提
誠然,做為台灣人,攸關自身的議題自然有關注的必要。否則成天轉發BBC或CNN的新聞,張口閉口嚷嚷國際社群網站上轉載而來的資訊,到底也不算是一種具有「國際觀」的表現。
「國際觀」其實也無需刻意培養,例如某些朋友會很自豪自己看遍歐美名著(還要特別強調是看原文的喔),卻對中國古典文學有著接近文盲的認知,這就顯得太過矯揉造作了。
我認為國際觀其實不是一種需要刻意培養的能力,無需特定行為表現(國際志工?國際交流?),無需大聲嚷嚷好像亟欲表現你知道了些什麼。刻意去強調國際觀這三個字本身就是一個框架,標籤著好像你得符合某種期待,做出某種行為才能拿到這樣的「榮譽」。
國際觀,其實是對人事物抱持著一種自然謙和的態度,能很自在地在任何地方與任何人相處,能夠清楚的知道世界很大而自己很小。
如此,你甚至無需出國,你可以英文很爛,你甚至不需要去強調國際觀。多看,多聽,然後謙虛一點,少點盲從,網路很方便但也很容易讓人流於人云亦云相互取暖。多接觸,多思考,台灣不停在改變,世界上,很多事情也正在發生。然後,你就已經具備了某種自然的國際觀特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