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國富統計出爐:平均每人身價 393 萬元。可是我沒房沒車沒存款,那 393 萬去哪了?
經濟不景氣,新聞上三不五時就說 GDP 下滑。久了之後你可能知道什麼是 GDP,但你知道什麼是國富統計嗎?嚴格說來,國富統計就是一個國家全體國民於年底所擁有的全部財貨的當期總價值。如果說國家是一個人的話,GDP 就是他的年薪,國富統計就是他的銀行帳戶。看到國富統計的數字越來越多,就是我們國家經濟成長的結果。
下面的圖就是一個國家的錢如何流動:我們把錢從左下角的期初存量中丟到產業裏頭賺錢 = GDP(左上角),然後 GDP 會變成我們的薪水跟企業的利潤(中間),最後在消費跟折舊之後重新變成國家的財富 (右下角)。
(圖片來源:節錄自主計處國富統計報告)
而昨 (28) 天最新的 103 年度國富統計報告出爐,國富毛額 232.33 兆元,其中家庭部門平均每戶資產淨值 1099 萬元,換算下來平均每人資產淨值 393 萬元,比去年還要多了 32 萬元。而且從民國 99 年到民國 103 年,平均家戶資產淨額年年上升,從 899 萬漲到現在的 1099 萬元。
不過你一定很納悶,明明平均家戶資產淨額的數字一直往上跳,為什麼每到月底我們還是得要吃泡麵省錢?
數據沒有騙人,騙人的是統計方法。這就像你跟郭台銘平均有 200 億元 (可能還要更高) 一樣,只是數學的障眼法而已。實際上根據財政部的綜合所得稅總額資料 ( 20 等分) 來看,在 102 年度台灣最富有的 5% 的年所得是最窮的 5% 的 97 倍,但這個數據在 92 年度的時候僅有 51 倍。很明顯,台灣的兩個極端已經越差越遠。
(資料來源:財政部)
當然,只從極端值就說台灣貧富差距擴張不是很公允。如果我們從同樣的數據來算吉尼係數,也就是國際常用於評估貧富差距的指標,那幾年的貧富差距可以說是在擴大當中。而且根據維基百科,超過 0.4 以上的數值即有可能因為貧富差距造成社會對立與動盪,而從數據來看我們似乎已經超過這個門檻。財政部也曾聲明,他們的數據不適合用來推估貧富差距。但是這跟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說,「台灣的吉尼係數維持在 0.33 上下沒有惡化」相比,哪個數據比較接近你的感覺?
雖然國家財富不斷上升,但薪資凍漲的情況下,讓家戶資產數字往上跳的錢從哪裡來?103 年度國富毛額增加 17.26 兆元,其中來自土地公告現值的就有 11.53 兆元。簡單來說,以國家的角度來看我們雖然變有錢了,但實際上那些錢都被有錢人拿去投資房地產。所以這一切基本上就是炒房炒出來的幻覺啊!
(首圖來源:Chi-Hung Lin,CC Licens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